World is changing 台灣面對的挑戰與認知


九月上旬,當各家電視台不斷報導「靜坐」新聞時,桃園國際機場出境大廳裡,一位醫生正送著他就讀美國高中的小孩,以及陪小孩在美國讀書的太太出國,而他仍留在台灣打拼。問他為什麼要如此辛苦分隔兩地,他無奈的說:「我的故鄉、工作都在台灣,但台灣的政局混亂,大學教育讓人沒信心。」

同一天,在桃園國際機場的入境海關,一位任職台灣知名上市公司的高階經理人,神情愉快的回國渡假,他說,公司主要生產基地在大陸,這趟去大陸已二個月了,此次回台途經香港,順道至某銀行的私人理財部門開了帳戶,打算將一部份個人資金轉到香港。問他此趟回台作什麼,他說,台灣的醫療水準高,健保又便宜,這次要回來作年度體檢。他又說,台灣如果沒有政治紛擾,其實是個生活的好地方,出入關便利、高速公路整潔、佳餚美景,更重要的是「人不親土親」,相較於國外,內心有一股無法形容的安全感。

這二則場景,不是杜撰,它不斷的發生在您我的周遭,卻也反映出台灣在世界快速變動的潮流中,將何去何從?新加坡的李光耀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台灣 必須改變」。中國的崛起、國際三大經濟體形成、石油能源價格上漲、科技產業分工、環保綠色革命等國際趨勢,正快速影響台灣。其所衍生的產業外移、人才及資金西進、兩岸直航、台商海外上市等,都是台灣必須面對的課題,限於篇幅,於此不再贅述。

但以影響國家競爭力最根本的「人」來說,台灣已明顯的出現下列現象:

  • 人口移動失衡:最近幾年移出僑民中,大專以上教育程度者約占七成,屬中年的專業人士占六成;而同時期移入的外籍人口中,勞工占七成,外籍配偶占二成,專業人士則不到4%。它透露出台灣的人力資源已產生了結構性的改變。
  • 少子高齡社會:目前台灣初婚年齡約27 ~ 28歲,平均生育率由民國50年代的5.5人,下降至現在僅1.2人。因為前述人口移入的改變,目前新生兒的母親約有13%是外籍新娘;而且因為出生率的下降,台灣人口已朝高齡化邁進,目前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將近10%,至民國115年,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20%,民國140年以後更將逾35%,也就是屆時每三人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
  • 教育資源扭曲:新生兒減少,外籍新娘或單親家庭小孩比例提高,勢必提高社會關懷之教育資源,而我們的社會是否已作好準備?再談高等教育,目前大學錄取率超過九成,全國研究所(含在職進修班)一年之總錄取名額約二十萬名,相當於台灣的每年出生嬰兒數,也就是說,如果所有情況沒有改變,現在的新生兒,二十年以後都有機會讀研究所。倘若如此,您能想像那將會是什麼樣的高等教育嗎?

從上述台灣人口結構的改變,所衍生的社會、教育以及經濟問題,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台灣在世界快速改變的潮流中,正處於關鍵的轉捩點。決定台灣前途的不是空談政治的人,而是能捲起衣袖,身體力行以發揮影響力的菁英份子。台灣未來的關鍵,在於人民對全球快速改變的正確認知、政府決策的品質及效率,以及公眾的信任。尤其是「公眾信任」,它意涵著反省、傾聽及全民的共識。

 

引用通告地址: http://www.alberthsueh.com/trackback.php?tbID=4&extra=b14741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