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基金先知近半世紀前給的啟示
作者:管理員 日期:2021-10-29 15:33
高齡社會的挑戰與解方 他45年前即預言
退休基金先知近半世紀前給的啟示
撰文.薛明玲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一九七六年即預測高齡化社會的種種挑戰,
當時所提出之退休基金相關議題、現象及見解,與現今發展趨勢不謀而合。
彼得.杜拉克於一九七六年出版《看不見的革命》(The Unseen Revolution),二十年後以《退休金革命》(The Pension Fund Revolution)再版。經過近半世紀,我們重溫此書,當時所提之退休基金相關議題、現象及見解,與現今發展趨勢不謀而合。不得不佩服這位國際公法博士出身的「現代管理學之父」其高瞻遠矚及真知灼見。
書中一開始就生動描述美國退休基金社會主義的實現:美國工作者擁有以投資股票為主的退休基金,已持有美國公司超過三分之一以上權益資本。意思是說,退休基金已經發展成為投資「美國經濟」的強大活水,一九九○年代,美國企業退休基金及其他退休基金,持有美國公司近四○%的普通股以及較大型公司約四○%的中長期債券。
配合生命週期
台灣制度改革的五個思考
以這本書於一九九六年再版時間點來看,美國的社會安全捐是退休保險的第一支柱,是確定給付的年金制;本書所述的私人企業退休基金計畫是第二支柱,多採確定提撥制。
當時,台灣只有軍工教年金,勞保只有確定給付的一次提領,後來推出勞保年金改革,算是勞工退休保險的第一支柱;而於二○○五年推出的勞退新制,是勞工退休保險的第二支柱,則採確定提撥制,這些算是我們有跟上美國之處。但我國退休基金制度仍有待思考改進,例如各項退休及養老基金如何更有效管理及監督。
人口老化與少子化是時代的大趨勢,「撫養比」正逐年惡化。因此,如何提高社會生產力並配合生命週期來調整退休金的提撥與領取,以延緩撫養比的惡化,是政府及民間要面對的重要議題。參考作者的精神,我們或許可以思考下列幾點:
一,對於勞保年金如有提前退休領取需求者,宜以預借方式取代;而減少提領之金額宜按平均餘命重新檢視設計。二,法定強制退休年齡亦宜按平均餘命重新檢視。三,面對撫養比惡化,制度上宜鼓勵延後退休,同時要避免領取退休金的人再去低薪就業,以減少排擠正職人員的工作機會。四,新制勞退宜以保險方式,並鼓勵年輕受雇者自提六%,來壯大勞工保險的第二支柱。五,以開放思惟評估開放勞工自選投資標的可行性;同時退休基金之投資標的,應以具國際競爭力及重視永續發展之優質ETF為主,讓勞工享受全球及國家長期經濟成長的果實。
撇開作者以相當篇幅闡述美國退休基金於社會主義歷史哲學角度的辯證觀察,書中所剖析美國私人企業退休計畫的歷史,其透過高效率的多元專業投資團隊,創造良好績效,享受美國經濟成長的成果,台灣勞工退休保險制度確實可以參考。
另外值得參考的是,美國龐大的退休基金、各式各樣的投資基金、家族基金和校產基金,為美國培養出大量高素質的投資專業人才。
基金操盤人典範
體現專業知識工作者價值
以今年五月剛辭世的前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最高操盤人大衞.史文森為例,其於一九八五年開始管理耶魯大學捐贈基金,該基金大放異彩,獲得遠高於市場水準的長期收益。截至二○二○年六月三十日,該基金規模從其接手時的十三億美元增長至三一二億美元,並為該校提供四○%的財政支持。
三十六年來,史文森為全球退休基金界培訓出眾多投資高手,充分體現彼得.杜拉克一生所強調的「專業知識工作者的存在價值」。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前董事長巴頓.畢格斯曾說:「世界上只有兩位真正偉大的投資者,他們是大衛.史文森和華倫.巴菲特。」
本書亦觀察到,美國退休基金是有史以來面對人口劇烈且深沉變化的最有效回應,這個變化就是大多數人壽命延長,退休後的生命期間更長久。因此退休金和社會保險成為美國經濟和社會的重要議題;美國政府之整體政策,愈加受到接近退休和已退休這兩個族群其切身利害關係及價值觀所左右。
本書附加一篇作者一九九一年於《哈佛商業評論》發表、題為〈公司的治理〉的文章,該文勾勒公司治理的主要趨勢,事實上,就是我們正在走的路。美國經濟制度已有變化,其中的管理、權力、控制等結構都有重大變革。作者強調,把企業的財富製造能力最大化,是平衡員工、顧客和股東(即退休基金)的最佳量化指標,作者提到他一九五四年所出版《理論的實踐》(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書中,已為此踏出第一步,也為公司勾勒出八個主要目標領域,這些領域(或衍生出來的變種)仍是日本大型公司作商業規畫時的起點。這些觀點都是當今企業經營與公司治理的重要課題。
(本文作者為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前理事長、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
退休基金革命
作者 彼得.杜拉克
● 奧地利出生的作家、管理顧問、大學教授,一生著作約40部,擁國際公法博士學位的「現代管理學之父」。1937年移居美國,2002年6 月20 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譯者 許貴運
出版 博雅 出版日期 2021/06/17
傳承與感謝!
作者:薛明玲 日期:2013-06-25 16:35
親愛的同仁:
一九八O年的此刻,我服完預官役退伍,就進入了一心嚮往的資誠,因為資誠共同創辦人陳振銑教授是我最敬愛的師長,資誠也是最重視人才與專業的國際性會計師事務所。一轉眼,已過了三十三年。在資誠的期間,是我人生中最值得感懷的歲月。感謝所有資誠大家庭的成員們,因為有您們的努力與貢獻,才能有今天的資誠。
我在去年九月,讀了流通教父徐重仁的青春筆記,他將人生比喻為搭火車,我引用書中的一些文字,敘述我在資誠的感想。
人生就像搭火車,一站又一站,每一站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樣。火車偶爾會進入黑暗的隧道,讓人覺得害怕,但是當走出隧道,柳暗花明又一村。慢慢的,我竟然成了火車的駕駛,車上有我二千多名最親愛的夥伴,為了讓資誠駛向更長遠而美好的未來,我們共同努力,維護並鋪設了許多讓火車行駛更為安全平穩的軌道。
本月底,我將駕駛火車的責任交給張明輝所長,本(331)期的會計研究月刊對資誠的傳承有詳實的報導,請您參閱後附文字檔。
2007年2月27日我到台北大學演講,當天我在老薛智識網寫道:「如果重新來過,我仍會選擇加入資誠!」,請您上我的部落格參閱相關文章。我相信您也會同意,加入資誠是我們一生中重要的智慧決定之一。
親愛的資誠夥伴們,誠摯的感謝您一直以來的協助與支持!
您永遠的朋友
薛 明 玲 敬上
會研月刊331期-pwc特別報導-文字檔
accounting331-text.pdf (222.03 KB , 下載:3837次)
會研月刊331期-傳承不僅是傳位子,資誠更要傳誠-201306
accounting331-201306.pdf (4.13 MB , 下載:31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