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論: 從新加坡經驗談國際競爭力 (2012.3.20)

近日有兩則報導,值得政府及人民共同思考。其一是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接受新加坡媒體訪問時,提到他的兒子王泉仁已入籍新加坡;其二是亞都麗緻飯店董事長嚴長壽先生上周在監察院演講時提出警告,指出台灣目前在人才和經濟上都在吃昨日存糧。這兩則新聞可能不如美牛或瘦肉精議題那般震撼,但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卻有令人省思之處。政府揭櫫的黃金十年願景或十年內加入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定(TPP)的計畫,都應該將打造國際競爭力及吸引人才列入施政的重要政策。

在國際競爭力方面,依據2012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剛出爐的「全球最具競爭力城市指標」報告,新加坡名列亞洲城市競爭力榜首、全球第三,台北排名亞洲第五、全球第37。新加坡於1965年才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土地面積只有新北市的三分之一,人口520萬,不到台灣四分之一,但人口密度高達台灣十倍以上,而且缺乏天然資源。新加坡如何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打造如此強勁的國際競爭力,值得我們探究瞭解。

新加坡俗稱獅城(Lion City),如同獅子般善於運用及創造優勢,不斷推出各種政策,打造吸引國際企業與優秀國際人才的優越環境。目前全球有超過7,000家國際企業在新加坡設有據點,其中有60%將總部設在新加坡;其國際人士(非居民)的人口占其總人口比率,從40年前的3%、20年前的10%,提高至今日的25%,可見其國際化的程度與吸引人才匯聚的卓越成效。

這樣的一個成果反映了新加坡的國際競爭力優勢,主要來自於「人才」,也就是所謂的「腦礦」。嚴長壽先生對於台灣未來人才缺乏的憂心,與國際會計師事務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最近所做的「2012全球執行長調查」的結論一致。該調查報告指出,今日企業面對最主要的挑戰是菁英人才的短缺,而且已嚴重影響企業的未來發展。人才是需要舞台的,台灣面臨產業轉型外移,以及過度著重製造代工,未致力於產業升級的環境,更加深人才培養的困難度。因此,政府及企業在致力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的同時,延攬亞洲甚至全球的菁英人才到台灣發展,亦是人才政策非常重要的一環。

從新加坡以及其他高競爭力國家的發展經驗之中,應該有一些政策或施政作為值得我們參考。例如以攸關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的稅制為例,過去學者專家針對政府收支失衡,曾建議檢討目前偏低的營業稅率(5%),並研擬妥善的配套措施,例如民生物資的營業稅免稅或補貼,以避免衝擊物價,但政府及立法機關一直怯於討論;反觀新加坡,其營業稅率從初期的3%,在最近十年中經過三次調整至目前的7%,同時新加坡亦降低所得稅率及減免部分所得課稅範圍,例如個人海外所得免稅等。新加坡運用租稅的國際優勢,以吸引國際投資、發展國家經濟的作法,不見得完全適用於我國,但其策略及政策意志力值得我們思考,政府應如何在講求社會公平正義與國家競爭力的天秤上取得平衡,並能創造最大貢獻。

在民主及多元的社會,政府的任何一項政策,都會有不同的聲音,例如目前熱門的油電價格調整、不動產實價課稅、是否有條件開放美牛進口等諸多議題上,都需要有政府長期嚴謹的規劃、令人信賴的行政效率,並以客觀具體的分析,與立法機構及社會大眾做好溝通;全體人民亦需以客觀的立場,拋開短期的利益,共同打造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經濟日報 社論】

引用通告地址: http://www.alberthsueh.com/trackback.php?tbID=223&extra=2807cf
評論: 0 | 引用: 2 | 閱讀: 6431
標題: old obituaries indiana
連結: http://beyblade-games.net/index.php?task=profile&id=24023
摘要: 經濟社論: 從新加坡經驗談國際競爭力 (2012.3.20) - 媒體報導 - 老薛智識網
標題: portland restoration contractors association
連結: http://a.thedeltalog.com/delta/index.php?task=profile&id=7525
摘要: 經濟社論: 從新加坡經驗談國際競爭力 (2012.3.20) - 媒體報導 - 老薛智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