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台積電廿餘年篳路藍縷」演講心得


我對張忠謀董事長所領導之台積電公司,於過去23年所展現之卓越績效,非常佩服並長期關注,而且常以台積電之公司治理及財務報表,作為對上市(櫃)董監事演講之標竿公司釋例。

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於2010年12月20日上午在中華經濟研究院之蔣碩傑先生紀念演講會,演說「台積電廿餘年篳路藍縷」,第二天媒體對張董事長之演講內容多所報導。我謹就當天聆聽演講之筆記,就媒體未報導部份,以及個人之感想,擷要如下。

一、台積電成立背景

張忠謀董事長在演講中提到,台積電公司是台灣半導體發展,及其個人一生投入半導體的歷程。他提到台灣的半導體發展,是在1974年由當時之9人小組,包括孫運璿、方賢齊、費驊、高玉樹、王兆振、康寶煌、潘文淵...等人(註:有文獻記載為7人小組),向政府建議發展積體電路產業,並由當時在RCA服務之潘文淵先生,在圓山飯店關起門來,花幾個星期寫出計劃書,經當時之經濟部孫運璿部長召開專案會議定案。1976年政府依計劃選派工程師(包括曾繁城、曹興誠、蔡明介...等人)到美國RCA公司受訓,及1980年聯華電子(UMC)成立。
 
張董事長表示,上述這一段歷史他未參與,直到1985年8月20日回台擔任工研院院長,9月3日李國鼎先生即邀請其見面,討論再開一家半導體公司。張忠謀表示其經思考後,認為當時台灣半導體技術雖然落後先進製程2.5代,但台灣半導體工廠之生產yield高,而且工程師勤奮,運用此一優勢才能在國際上有競爭力,乃提出Pure Foundry之營運模式。其表示此一模式非常有創意,但風險高,而且當時政府並不懂Pure Foundry,是因政府決策者對張董事長之信心,才促成政府投入資金,於1986年成立台積電,由張忠謀擔任董事長迄今。

二、台積電設立籌資

  1. 股本及自有資本率:
    台積電設立初期預計投入資金2.2億美金,當時全球半導體公司之自有資本與負債比率約為50:50,張忠謀董事長建議提高至60:40,最後決定為70:30。(註:本人認為此點對台灣目前多數高科技公司擁有健全之財務結構,有深遠影響。)

  2. 股東結構:
      (1) 政府:出資48%,不超過50%,以避免成為國營事業。
      (2) 國外資金:設定由具有半導體技術之國際企業投資20%~30%,惟當時美國知名大廠對此一投資無意願,幾經折衝,乃由荷蘭之Philip投資27.5%。
      (3) 國內大企業:其餘大約百分之二十多之股份,由政府出面邀請國內大企業家投資,例如台塑之王永慶董事長,經過三次簡報才答應投資3%。後來這些投資者在5~6年後獲利驚人。

三、回答來賓提問

張董事長於演講完後,回覆來賓問題,爰節錄重點如下:

(一) 對吸引及留任人才之看法:

吸引好的人才需要有激勵(motivation)的因素,錢並不是唯一的,而是要給新進人員一個未來,提供好的工作環境。至於留任現有優秀人才,最主要的還是要有好的待遇,同時給他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同事相處和睦,不能有小圈圈。


(二) 如何再創造另一個台積電

如果要再創造另外一個台積電,要一步一步的走。台積電在設立初期,雖然技術落後先進的競爭者2.5代。經過20餘年努力後,台積電今天的競爭力,主要有三點:一是技術,二是生產效率,第三是與客戶之夥伴關係(Partnership),夥伴關係就是business model之轉變。

business model不是僅指產品、技術,而是對客戶之態度。這也是一種公司文化,台積電兢兢業業的維持與客戶之夥伴關係,而且不與客戶競爭。

(三) 與大陸人才競爭

台灣並非居劣勢,因為我們也能延攬大陸之人才。談到競爭,競爭不是低級的層面,而是一種正派君子之爭,並非一天到晚打架。他認為目前台灣與大陸之經濟,應該是合作大於競爭。

四、感想與學習

我在聆聽張忠謀董事長約二小時的演講後,學習到一位卓越企業領導人的成功風範。謹提出個人觀察及感想如下:

(一) 嚴謹精確

張董事長任事之嚴謹,可從此次演講中的幾個細節看出:

一是張董事長係應蔣碩傑先生基金會之邀請演講,其表示為準備此次演講,他找了二本蔣碩傑院士之資料來參考,包括蔣碩傑先生辭世時之紀念文集。

其次,主辦單位請其演講之題目為:「台積電廿餘年篳路藍縷」,張董事長說,他査了字典「篳路」指的是破車子,「藍縷」是用藍線補衣服,「篳路藍縷」意思是創業維艱,他說這四個字是形容台積電創立開始的5~10年,目前並不適用,因為台積電近年投入大量資金在R&D及設備投資,用績效來創造股東價值。

其三,張董事長為說明今天的台積電已是半導體世界三強之一(其他二家為美國Intel及韓國三星),他除了說明三家公司業務性質之異同外,並且逐一從(1)技術、(2)R&D、(3)資本支出、(4)晶元之產量,及(5)市值等方面,逐一以數據比較說明。
  
(二) 真誠坦率

張董事長提到其一生與半導體之關係時,坦率表示其在美國工作的經驗是「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他說在1983年離開德州儀器,原因是當CEO無望,隨後轉到General Instrument擔任COO,係完成年少的夢,就是在紐約第五街有住家,走路上班。但其亦坦言在GI工作並不愉快,因為認為GI像投資公司,併購營運不好的小公司,經過整理後賣出,作法像PE(私募基金),不過他也表示GI應該是PE的先驅。他說在1985年時,他萬念俱灰,想要轉換人生跑道,乃回來台灣擔任工研院院長,後來設立台積電則是意外的創業之旅。

(三) 重視時間

當天演講在上午10點開始,張董事長於9點50分,提早10分鐘到達現場,讓主辦單位準備好後,10點準時開始。在演講時,張董事長幾次看牆上的鐘,以掌握演講時間,將時間分配至其所要表達之內容。

此點讓我印象深刻,我常提醒周圍一起共事的人,時間管理是專業人士最基本的條件,所謂準時,不是時間到時匆匆趕到,而是提早10分鐘到達。

以上是我聆聽張忠謀董事長演講之心得,上述聽講內容或有誤失之處,當以張忠謀董事長之演講為準。

會計師是專業服務業,雖然與高科技之半導業業行業不同,但卓越企業之經營者,永遠是我們虛心學習的對象,與大家共勉!

 

引用通告地址: http://www.alberthsueh.com/trackback.php?tbID=203&extra=546714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6056